隋开觉寺僧道喻
道喻。念阿弥陀佛。造旃檀像长三寸。后忽死。七日却苏。云见阿弥陀佛云。汝造我像何太小。对曰。心大即大。心小即小。言讫。其像遍于虚空。又云。汝且回本国。香汤沐浴。明星出时。我来迎汝。至时。果见化佛来迎。光明照室。众皆闻见。乃亡。时开皇八年。
唐京师僧善导
善导。贞观中^{按中华藏贞观作真观。此处依卍续藏经改之。}。见西河绰禅师净土九品道场。于是笃精勤苦。若救头然。每入佛堂。合掌胡跪。一心念佛。
非力竭不休。虽寒冰亦须流汗。以表至诚。出即为众说净土法门。无暂时不为利益。三十余年。不暂睡眠。般舟行道。礼佛方等。专为己任。护戒持品^{按卍续藏作护持戒品。}。纤毫不犯。未尝举目视女人。绝意名利。远诸戏笑。所行之处。净身供养。饮食衣服有余。并以回施。好食送大厨供众。粗恶自食。乳酪醍醐。皆不饮啖。诸有嚫施^{按藏经原文嚫字作贝部不作口部。此处依康熙字典改采今常用字代之。}。用写阿弥陀经十万余卷。画净土变相三百余壁。见坏寺及塔。皆悉修营。然灯续明。每岁不绝。三衣瓶钵^{按藏经原文钵字作金部不作缶部。}。不使人持洗。始终无改。不与众同行。恐谈世事。妨修行业。展转授净土法门者。不可胜数。或问导云。念佛之善。生净土否。答云。如汝所念。遂汝所愿。于是导自念阿弥陀佛一声。则一道光明从其口出。十声以至百声。光明亦如此。其劝化偈云。
渐渐鸡皮鹤发。看看行步龙踵。
假饶金玉满堂。难免衰残老病。
任是千般快乐。无常终是到来。
唯有径路修行。但念阿弥陀佛。
后谓人曰。此身可厌。吾将西归。乃登寺前柳树。投身自绝。高宗见其念佛。口出光明。又舍身时。精至如此。赐寺额为光明。本朝慈云式忏主略传云。阿弥陀佛化身。至长安闻浐水声。乃曰。可教念佛。三年后。满长安城中念佛。后有法照大师。即善导后身也。